执行法官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执行案件,为了让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他们充分发挥执行智慧,量身打造执行方案,因案施策、巧解“千千结”。这不,忻府区法院的执行法官前不久在法庭门口“守株待兔”,成功将1.8万元工资款执行到位,解决了当事人的烦“薪”事。
欠款拖拉拒支付
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小林(化名)受雇于某商贸公司担任微信后台操作员,兢兢业业的工作却没有收到应有酬劳。小林多次主张权利,可公司负责人老李(化名)总是推诿拖延,拒绝支付。无奈之下,小林将老李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被告老李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小林支付工资18000元。判决生效后,老李并未在规定期间内履行法律义务,小林遂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查控团队第一时间详细查阅卷宗资料,线上查询被执行人老李名下的相关财产情况,与此同时,线下查控组通过电话联系老李,向其发放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告知其名下房产已被查封,督促其尽快履行,但老李使出“拖、躲、逃、赖”各种手段,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心存侥幸欲逃避
由于老李不是忻州本地人,法官多次电话传唤也拒不到场,执行干警难以准确把握其行踪。一筹莫展之际,小林向法官提供了老李近期将会到区法院开庭参加其他案件的关键信息,执行法官立即制定了详细明确的执行方案。
几天后,老李到法院开庭时,执行指挥中心和查控团队两部门联动,立即进行布控,开庭结束后依法对老李采取拘传措施。期间,老李一直反抗试图逃离,执行干警予以必要约束,并组织双方当事人就工资支付事宜进行沟通协商。没想到,此时的老李仍抱有侥幸心理,口口声声说自己没钱履行,鉴于老李一直存在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情形,经报请领导批准,决定对其作出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
家属积极来履行
拘留所门口,慑于被拘留的压力,老李主动向执行干警承认错误并表示会联系家人筹钱还款。当晚,老李家属一次性将执行案款汇入法院账户,案件全部执行完毕。鉴于被执行人老李认错态度诚恳且履行了还款义务并获得了小林的谅解,法院决定对其提前解除拘留。次日,执行干警迅速启动案款发放程序,将执行款项发放给小林,小林终于拿到了自己被拖欠一年的“血汗钱”。
群众利益无小事。今后,忻府区法院将继续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保持执行高压态势,决心不变、力度不减,灵活运用拘留、罚款等措施,严厉打击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用实际行动确保当事人胜诉利益及时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