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三十六计之
“守株待兔”
执行法官每天面对着成百上千、形形色色的执行案件与当事人,为了尽快让“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他们充分发挥执行智慧,为每一个案件量身打造执行方案,因案施策、巧解“千千结”。这不,就在前几天,忻府区法院的执行法官在法庭门口“守株待兔”,成功执行完毕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1.8万元工资款一次性到位,解决了申请人的烦“薪”事。
欠款拖拉拒支付,法院执行来诉说

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小林(化名)受雇于某商贸公司担任微信后台操作员,兢兢业业的工作却没有收到应有酬劳。小林多次主张权利可公司负责人老李(化名)总是推诿拖延,拒绝支付。无奈之下,小林起诉至忻府区法院。
经审理,判决被告老李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小林支付工资18000元。判决生效后,老李并未在规定期间内履行法律义务,小林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区法院执行局查控团队收到案件后第一时间,详细查阅卷宗资料,同时线上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相关财产情况。线下查控组通过电话联系被执行人,并向其发放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告知其名下房产已被查封,督促其尽快履行。但老李使出“拖、躲、逃、赖”各种手段,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老李不是忻州本地人,多次电话传唤也拒不到场,办案干警难以准确把握其行踪,这无疑给执行工作增加了难度。正当案件一筹莫展之际,小林向执行局干警提供老李近期将会到区法院开庭参加其他案件的关键信息,执行局干警立即制定了详细明确的执行方案。
心存侥幸欲逃避,缓兵之计不可行

果然,没过几天老李来到忻府区法院进行开庭,经过执行指挥中心和查控团队两部门联动,快速反应,把握契机,各司其职。执行干警立即进行布控,待开庭结束后依法对老李采取拘传措施,期间老李一直反抗试图逃离,执行干警予以必要约束,并组织案件双方沟通协商,但其仍抱有侥幸心理谎称没钱履行,使出“缓字诀”。多番纠缠之下,鉴于被执行人一直存在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情形,区法院依法决定对被执行人采取拘留15日的强制措施。
执行措施一实施,被执行人来履行

晚上9点,执行干警们把老李送到拘留所准备对接拘留的时候,案件出现转机,老李表示会积极履行,同时希望提前解除拘留,执行干警经向院领导请示,只要拖欠工资款能够一次性到位,本人作出深刻检讨悔过,取得申请执行人谅解,就可以提前解除拘留决定。当天,老李家属一次性将执行案款汇入法院账户,老李的拘留措施解除。执行局迅速启动案款发放程序,将执行款项发放给小林,小林终于拿到了自己被拖欠的“血汗钱”。
群众利益无小事。区法院将继续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深入推进抓落实、提效能、护民生活动,持续加大执行力度,不断改进执行措施,充分发挥执行联动机制,确保当事人胜诉利益及时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