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纠整改环节以来,省司法厅党委把谈心谈话作为思想发动的重要法宝,提早谋划,精心设计,通过制定谈心谈话方案、编写谈心谈话提纲、制作谈心谈话卡、明确关键岗位和相关人员范围、下发谈心谈话具体要求等一系列举措,抓深抓实抓细谈心谈话工作,有效激发自查自纠内力,为查纠整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政策“解读谈”
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内容,围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主动投案问题的规定(试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和教育惩处相结合的政策、“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宽严相济政策等谈话人必谈内容,编写《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谈心谈话提纲》,阐明“主动查与被动查不一样”的政策,讲清从宽与从严的界限和情形,讲明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反复向干部职工讲清楚队伍教育整顿是教育“大多数”、惩处“极少数”,引导干部职工掌握政策内容和处理导向。
全面覆盖“分级谈”
根据谈心谈话工作要求,采取“一对一”“面对面”,分级负责、逐个谈的方式,按照厅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中层正职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职工、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开展谈心谈话;厅班子成员同厅机关中层正职干部,直属各单位正职干部,与向组织说明问题、曾经接受处理、存在问题苗头的干部职工等逐一谈心谈话;厅机关中层正职干部同本处室全体干部职工逐一谈心谈话,各直属单位按照谈心谈话工作方案要求同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逐一谈心谈话;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分工职责,分别与重要岗位工作人员、重点办案人员、线索反馈人员逐一谈心谈话等分级分层的形式,对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一次普遍性覆盖式谈话。
紧盯关键“提醒谈”
突出“关键少数”“关键岗位”,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省司法厅下发通知,明确把人、财、物管理和承担行政处罚、行政审批等关键岗位人员,把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曾经接受处理、存在问题苗头的人员,把从事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监督等重要岗位工作人员,把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行政处罚部门相关重点案件办理人员以及线索反馈涉及人员等作为谈心谈话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谈话。对于新发现的问题隐患人员及时进行谈心谈话,并做好心理辅导,帮助干部职工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结合案例“警示谈”
谈话过程中,结合“5·17”案件涉及监狱系统王伟、高奇等典型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检视干部职工自身存在的顽瘴痼疾,着力解决思想行为偏差,反腐防线不牢、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促使干部职工能够主动反思,主动说明存在的问题。
带着线索“直面谈”
结合掌握的线索和群众举报线索,明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有问题的干部职工针对性开展谈心谈话,推心置腹规诫劝告,讲明利害,坚决破除其侥幸心理、观望心理、应付心理、顾虑心理,引导干部职工认清形势、权衡利弊、直面问题,争取主动。
讲明利害“有效谈”
通过组织集体谈、个别谈、同事谈等形式,促进干部职工坚决摒弃和消除“与我无关”“畏难过关”“形式主义”“抵触侥幸”的想法,坚决摒弃和消除“两张皮”和“关门主义”的做法,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及时发现问题、讲清问题,切实达到谈心谈话目的。
(来源:山西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