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
年轻人可能因为
一时的好感、外表的吸引
或在短暂相处中产生强烈情感
从而迅速步入婚姻殿堂
然而婚姻不是请客吃饭
“闪婚”虽看似洒脱浪漫
却潜藏着诸多风险
......
近日,河曲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因闪婚闪离引发的纠纷。案件当事人张大明(化名)与王小丽(化名)在短短六个月内便经历了从初识、闪婚到闪离的戏剧性转折。
当“闪婚”遇上“闪离”
2024年初,张大明与王小丽经朋友介绍认识,当天二人互加了微信,聊天5天左右二人迅速坠入爱河并于月底登记结婚。
在和张大明一起过完春节后,王小丽独自回了湖北老家。但是,由于二人认识时间短、互相缺乏了解,婚后聚少离多,经常因为各种家庭琐事争吵,导致矛盾越来越多。六个月后,王小丽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便诉至河曲法院请求判决离婚。
法官倾情调解
承办法官受理案件后,了解到双方婚后并未生育子女,且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便尝试组织调解。张大明知晓王小丽起诉离婚后,情绪激动,对法官非常抗拒,多次拒接电话。无奈,法官只能通过短信与张大明沟通交流,耐心释法析理,终于说服张大明到庭进行调解。
“不好意思啊法官,倒了几趟车来晚了,耽误你下班了吧?”晚上七点多,让法官和张大明等了很久的王小丽一进门就表达了歉意。
“她经常迟到。”张大明小声嘟囔着。或许是坐车劳累,又或许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埋怨,王小丽并没有理会。
“你们这个案子事实比较清楚,婚后无子女,也没有财产债务纠纷……”法官拿着案卷边看边说。
“对,我俩结婚时候什么都没有,现在我也什么都不要,只要能敢紧离了就行。”王小丽打断法官的话回应。
“离就离吧。”此时的张大明对这段婚姻已经不抱任何幻想,无奈地说道。
“婚姻是神圣的,夫妻之间吵闹拌嘴很正常,按咱们中国传统婚姻观念是劝和不劝离,但鉴于你二人是‘闪婚’,现在你们的离婚主意已定,也确无和好可能,好聚好散也是一种体面。但是,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慎重审视婚姻的意义,追求更为理性、成熟的婚恋观,用心用情好好经营。”法官叮嘱二人。
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自愿离婚调解协议。
编者的话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纠纷是促进人民群众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司法要义和价值追求。本案中,法官坚持“司法为民”理念,以“办公桌”代替审判台,以“情同此心”的态度和责任对待当事人,因案施策,敞开心扉拉家常、讲道理,在宽松缓和的环境下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让当事人在接受司法服务的同时,深深感受到家的温暖,充分体会到法治的人文关怀,真正找到了符合人民群众感受的“内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