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
河曲县公安局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从基层警务实践中提炼出
“强化排查、多元化解、跟踪回访”
的“三步走”工作法,
不断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STEP1.强化排查,提前预警
翻开文笔派出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登记台账,今年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19起。“除此之外,我们还将日常工作、入户走访中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隐患,逐一登记建档、及时调解,最大限度化解不和谐因素。”兼任河曲县公安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周涛副局长说。

为着力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曲,为我县经济转型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以来,河曲县公安局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深化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

河曲县公安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深化完善矛盾调解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熟悉法律知识和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人员组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并在各派出所设立了纠纷调解室。

借助“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由领导班子成员包村深入摸排矛盾纠纷信息,持续关注刑满释放人员、涉邪涉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反复梳理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债权债务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并将其全部纳入工作视线,确保将矛盾纠纷排查在早、化解在小。
STEP2.多头调处,多元化解
“冀警官,我们工队在施工时遇到村民阻拦,你们快来看看!”原来,某建筑公司工队在施工铺设路段时,不慎将隔离矮围墙压塌,砖块掉落到村民耕地里影响到春耕引发村民不满,导致村民阻拦施工。当沙泉派出所冀警官、刘警官赶到辖区李家山村事发现场时,发现村民与工队仍在争吵,场面一时僵持不下。

本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结合当时现场情形,冀警官、刘警官分别与村民、工队负责人分开说理、逐个谈话,通过“背靠背”调解,单独做当事人的工作,了解各自诉求。待双方情绪稳定、意见接近时,民警又将双方叫到一起进行“面对面”沟通。经过调解,工队负责人承诺将砖块清理掉,并恢复耕地原貌;村民也同意做出让步,表明不再影响施工。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矛盾双方都对民警及时、有效的调解工作表示感谢。
"'背对背'调解、'面对面'言和"是河曲县公安局通过多年基层调解实践工作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为彻底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助推调解工作提质增效,河曲县公安局不断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途径和方法。根据不同矛盾特点寻找矛盾问题关键点、紧盯矛盾解决关键人,联合公安、司法、社区、村委、群众等力量,善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等多种调解方式,推动单一调解向多元化调解转变,营造“矛盾源头化解、问题就地解决”的新时代“枫桥式”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step3.跟踪回访,确保成效
为巩固好调处化解工作实效,河曲县公安局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主动跟踪,采取微信、电话、上门等方式开展回访工作,坚决避免因处置不彻底造成“历史遗留问题”,严防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发生。通过加强后续跟进,确保调解协议得到切实履行,调解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2023年4月份,巡镇派出所辖区发生一起土地纠纷。河南村村民任某与贾某因土地纠纷产生口角,进而发生肢体冲突。巡镇派出所民警得知后,将矛盾双方请到派出所纠纷调解室。经过一番调解,原有积怨的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近日,民警又出现在当事人家门口。“我们的矛盾已经化解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现在和睦相处,还要感谢你们的调解!”在后续的上门回访中,双方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跟踪回访、风险消除、群众满意,一桩调解才算真正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