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一老一小”群体
“知危险 会避险”自防能力
近日
忻州各地公安交警
深入学校、社区、养老院等场所
开展针对性强、简单易懂、寓教于乐的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不断强化“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的
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守法理念
用实际行动引导和呵护
“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的出行平安
忻州交警:精准宣教 声声入心


为进一步深化“一老一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近日,忻州多地交警走进幼儿园及中小学开展"一老一小"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提醒同学们在日常交通行为中摒弃各种不良交通习惯,养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
神池交警:重阳敬老 上门送安全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10月23日上午,神池交警走进辖区开发路社区,面向社区老年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示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安全出行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强化辖区老年人群体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民警在送上节日美好祝福的同时,针对老年人的交通出行规律特点,围绕“步行”、“骑车出行”、“恶劣天气出行”、“一盔一带”等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开展集中宣讲,增强老年人交通出行守法意识、安全意识,提升知险避险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宁武交警:情暖重阳 爱在身边
重阳节也称为“老年节”,关爱老人、感恩陪伴是重阳节主题之一。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养老、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一年一度重阳佳节来临之际,宁武公安交警来到县城养老院,关爱老人生活、并为老人送上丰富多彩的演出和节日的问候祝福。
什么是“一老一小”?
“一老”是指老年人。由于年龄和自身受教育的程度影响,老年人的出行安全意识比较缺乏,加之身体机能衰退反应迟钝,对机动车行驶速度及交通环境的判断不准确,非常容易发生危险。
“一小”是指少年儿童。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总体薄弱,危险认知、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由于天性的活泼好动与好奇心强,所以很容易受到交通意外的伤害。
老人与小孩作为家里的“宝”
如何出行才安全?
—— 老人篇 ——
● 步行外出时,应走人行道或靠路边行走,避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过马路时,要走过街设施,并遵守交通信号。
● 雨天或夜间出门时应穿颜色鲜亮醒目或带有反光条的衣服,以便引起注意,确保驾驶人能及时采取避让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
● 谨记“不乘坐货车车厢”、三轮车“严禁载人” ,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选择合法的交通工具出行,做到不改装、不搭乘三轮车。
● 大型车辆往往存在视觉盲区,因此走路、骑车,切勿在大车前方穿行,遇大车转弯、横向时,保持好安全距离,切勿抢先超越大车,需待大车通过后,再通行。
—— 儿童篇 ——
●“过马路 斑马线”。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过街设施的,要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快速通过。在过斑马线时不能猛跑、横冲直撞、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否则机动车避让不及,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有盲区 不靠近”。小孩身形矮小,在汽车周边玩耍或通行时,司机很难看到,存在视线盲区。发生事故率较高的三个静态盲区位置:车头正前方、车前侧靠近大灯的位置以及车辆的后方,以及大货车存在的动态盲区即内轮差。
●“窗户外 不能伸” 。小孩天性活泼好动,加上好奇心驱使,在乘车时很容易从车窗探出头或将身体伸出车外,有些家长疏于看管,车辆一旦急刹,或者与其他车辆、路面交通标志刮擦,孩子极易受到伤害。
●“安全椅 要用好”。家长驾车载孩子出门时,不能让孩子单独坐在或者家长怀抱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 小于12岁的孩子不能直接使用成人安全带,如果直接使用,在出现急刹车或车辆碰撞等情况时,容易勒到脖子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家长要为小于12岁的孩子准备好安全座椅。
●“骑单车 要足龄”。法律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骑行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车速不要过快,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慢行并伸手示意,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下车推行。
●“保命盔 要戴好” 。安全头盔可以保护头部免受外力重创,有效降低事故伤亡风险。 家长要以身作则,日常骑行中自己要戴好安全头盔,同时要为孩子购置大小适中、符合认证标准的头盔,并在带着孩子骑行时要为他们系好卡扣,避免出现晃动、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