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长安网,欢迎您!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正文
【新时代新征程 · “枫桥经验”新实践】原平市北城街道城西社区“136”工作法探索创新显成效
2023-11-10 00:00   忻州政法

原平市北城街道城西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1年10月13日,隶属于北城街道办事处,面积1.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08户5810人,是典型的老城区。近年来,北城街道城西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1585”党建品牌为抓手,积极探索网格“微治理”,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不断推进社区党建与单位、网格、居民党建间的共融共建,倾力打造一个让居民“守法安居放心、邻里和谐暖心、绿色健康舒心、文化丰富开心、精品服务称心”的“五心”社区。

近年来,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民政部、司法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017—2020年度平安山西建设示范村(社区)等十几项荣誉。

“一核五级”齐发力,织密党建“一张网”。北城街道城西社区充分发挥大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成立5个网格党总支,6个网格党支部,17个小区党支部,85个楼宇党小组,207个党员中心户,以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引领基层治理的全覆盖,把“网”越治越密。

“三个平台”聚人心,化解矛盾有渠道。一是搭建便捷服务平台。居民无小事,事事关民心。城西社区坚持坚持把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建成社区矛盾收集预防化解的中枢机构,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并做好入户随访、跟踪服务等工作,力争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二是搭建开放共享平台。充分利用驻区单位闲置资源,通过与辖区化二、原中、152处、北城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协商,打造党群服务站,组建“1+1+1+N警网融合”团队,实现“一社一法律顾问”,聘请法律明白人,推动形成联盟化解机制,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讲座、消防演练、法律咨询等活动30余场。三是搭建“供需菜单”服务平台。实行“三单制”服务模式,“群众点单、社区(小区)党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用高效制度措施着力解决社区居民各项“急难愁盼”问题,采纳群众建议51条、解决群众问题93件,化解群众纠纷100余起,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六支队伍”共上阵,基层治理有力量。社区以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社会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六支队伍”为抓手,实现自治、法治、德治、共治、善治“五治”为一体,凝聚多元力量,切实把群众问题解决好。一是锻造社区治理硬核力量。实行“导师帮带制”,以原任社区党委书记田会涛同志为核心,打造老田工作室品牌,组建导师团,为班子成员答疑解惑,补齐缺经验、少技术、能力弱的短板,锤炼出一支“有创新、有担当、有能力”的社区班子,为搞好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群众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强化全科网格队伍力量。制定网格员管理办法、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明确信息采集、巡察走访、隐患排查、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职责,11名全科网格员常态下沉网格,全面掌握网格、小区人、事、物、关系、隐患、治理力量六大要素,实现一格一员、一员多能,达到了“网格数字清,问题隐患明,解决在基层”的目的。今年来,精准对接特殊人群183户,上报综治信息655条,完成常居民信息更新5810人,房屋信息登记2109户,开展安全检查43次,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三是凝聚“双报到”党员力量。接收24个党组织、298名党员报到社区报到,141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居住地小区报到,43人成为小区物管会成员,72人担任楼宇、街巷党小组组长,充当“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四是吸引和发动志愿力量。用活“居民议事室”“群众接待大厅”“爱心驿站”“清廉大讲坛”四大载体,充分挖掘“社区达人”,全面引导培育社会正能量,带领居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组建八支特色志愿者队伍,开展卫生督导、综治巡逻、义诊义剪等服务活动,提升群众自我管理的能力。今年来,8支开展志愿活动49次,服务居民654人次,11个老旧小区垃圾乱堆、蝇飞鼠窜的脏乱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居民安全得到保障。五是壮大社团力量。全面调动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的力量,实现社区文化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繁荣发展。社区与辖区快递外卖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组成先锋骑手志愿者团队,首批招募10名快递外卖小哥扩充到辅助网格员队伍,协助社区开展宣传引导、隐患排查、文明治理等工作,成为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的前哨兵。六是延伸服务力量。构建“财政撬动+单位助力+居民互助”的多元服务体系,实现全民享受服务、全民提供服务的新格局。今年,通过各平台,收集的32项问题清单,得到了各界的广泛支持。财政出资,实现了原范中老旧小区的改造和益民巷街道的翻新;物业牵头,解决了化二小区路面破损、停车难和知源巷、金荣路、教育路南北小区30余年无路灯“抹黑寻家”的问题;居民共同出资,新修建下水道,解决了教育小区下水管道和化粪池淤堵不通的问题。供稿: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室

关闭窗口


主办:中共忻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方式:0351-7024500


Copyright 2018 www.xinzhou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忻州长安网 版权所有 晋ICP备15003577号-1